全国同城凤凰楼信息茶楼_品茶论坛qm论坛最新版本更新 _51龙凤茶楼论坛网深圳_夜来香论坛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栏目 >> 基本信息 >> 规章制度 >> 正文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三年攻坚行动暨2022年实施方案
  阅读:  发布时间: 2022-04-20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文件

 

聊职院发〔202216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关于印发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三年攻坚行动暨

2022年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处室、系(院)部:

实现“奋战十四五、再造新聊职”总目标,打造部省共建职教高地新样板,创办职业教育本科学校,学校制订了《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三年攻坚行动暨2022年工作实施方案》,请认真贯彻落实。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2022419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三年攻坚行动暨

2022年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教育部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印发<本科层次设置标准(试行)>的通知》及聊城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实现“奋战十四五、再造新聊职”总目标,打造部省共建职教高地新样板,创办职业教育本科学校,特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三年攻坚行动。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补齐我校教育教学中的六个短板和弱项,即专业发展不平衡,与产业对接不紧密;博士等高层次人才较少,服务区域能力不强;教师的职业教育理念相对落后,教科研水平不高;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弱,教学改革不深入;教学理念滞后,课程改革不系统;标志性成果数量不多,质量不高。坚持问题导向、靶向发力,重点攻坚,用奋斗实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二、总体思路

2022年至2024年,实施“基础夯实年”、“品质提升年”和“层次突破年”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十大工程”。经过三年建设,重点专业达到职业本科专业标准,争创职业教育本科学校。

2022年为“基础夯实年”。一是夯实教育新基建基础。高标准建设新校区智慧教学空间,同步推进老校区智慧教学空间升级,整体改善教育教学环境。二是夯实教学资源基础。实现网络课程全覆盖,推进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深化网络学习空间应用。三是夯实基础教学规范。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四是夯实教师基本教学能力。通过师德师风教育、说课达标活动、教学能力培训等措施,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

2023年为“品质提升年”。一是提升专业内涵建设水平。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丰富专业内涵,凸显专业特色,提升专业水平,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二是提升课程内涵建设水平。根据岗位需求,重构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三是提升教师的能力素质。通过教学历练、实践锻炼、科研锤炼,建设一支具有一流的学术水平、丰富的教学经验、深厚的职业教育理论、扎实的教学技能、严谨的治学精神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学团队。四是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在横向课题、技术服务、专利转化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为产业和社会服务的能力得到社会高度认可。

2024年为“层次突破年”。至少建设2个职业教育本科专业,争创职业教育本科学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质量、社会服务水平、科技研发能力等方面实现突破。

三、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十大工程”

(一)实施“党建铸魂”工程,提升教师师德水平

以党建引领促师德师风建设,完善师德师风发展机制,打造高素质创新型教师队伍,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制度在日常工作中落地见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带动提升教师师德师风整体水平。制定并实施“八环立德”计划,将师德师风贯穿教师个人发展全过程。在已有两个省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基础上,再争创一个省级团队和一个国家级团队。

树好马克思主义学院“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品牌,开展标杆院系、标杆支部争创活动,引领各党支部突出党建特色,争创省、市两级先进基层党组织。通过党建引领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师风相融合,达到双提升的效果。制定校内师德师风专题教育培训计划,举办专题讲座和新入职教师师德师风岗前培训,用好校内四史馆、校外红色基地等主题实践教育平台,巩固四史学习教育成果,发挥党员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提升教师师德水平,营造风清气正的教书育人环境。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高校教师队伍,推进校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评选工作。大力宣传师德楷模的先进事迹,挖掘和提炼教师的典型事迹和案例,在网站、院报、微信公众号、报刊杂志上宣传报道,展现教师的精神风貌和师德风采,将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纳入教师师德行为规范。(组织人事处牵头,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务处、各系部分工负责,20241231日前完成)

(二)实施“名师培优”工程,培养教学名师队伍

完善校企协同名师培养机制,建立分层分类名师培养体系,建成一支雁阵式名师领军团队。建设期内,新增1个省级教学团队、2名省级教学名师、1名青年技能名师和1名省级技术技能大师(首席技师)。建成1个省级“辅导员名师工作室”,新增2名省级优秀辅导员,获国家级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二等奖1项以上?;竦檬〖督淌萄Ю嗑喝坏冉?span lang="EN-US">2项以上,获得国家级教师教学类竞赛二等奖1项以上,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以上。

完善名师培养机制。制定《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名师培养管理办法》,与企业协同,搭建名师工作室和技能大师工作室,与企业技师大师结对,以项目、任务和成果为载体,实施二年一周期的名师培养,实行名师专项考核。

分类培养名师。对接省级、国家级教学名师和技术技能大师遴选标准,结合教师专业优势和特长,按照教学型、实践型、研发型和育德型类别实施名师分类培养。组建教学研究团队,开展教学能力比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教学型名师;建立教师实践基地,校企合作组建技师+教师实践团队,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实践型名师;组织教师到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参与产品研发,提升教师研发能力,培养研发型名师;组建辅导员研究团队,开展辅导员能力大赛和优秀辅导员评选,提升辅导员思想素质和育人能力,建立思政课教师轮训制度,培育思政年度人物,提升思政课教师素质能力,培养育德型名师。

以大师育名师。制定《聊城职业技术学院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引进管理办法》,用活20% 的流动编制,设置专项经费,采用全职、柔性或项目引进等形式,聘任全国技术能手、生产实践中起带头作用的高级技师、具有绝技绝艺的高技能人才;依托校企研发中心、校内外实训基地,在骨干教师中选拔高技术技能人才,开展名师带徒、青蓝结对活动,采取现场传授、岗位锤炼、新技术攻关及职业资格认定等方式,培养高级技师、国际国家技能竞赛导师和技艺传承人。

提升3个校级“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建设标准,用好校级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重点培养10-15名骨干辅导员,提高辅导员素质。建立教师教学磨课团队,聘请专家深度培训指导,反复磨课,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2022年遴选20项具有获教学成果奖潜质的项目,实施教学成果“入库管理”,对入库的项目进行深度培育。对推进迟缓、特色不鲜明的项目每年淘汰10%;对建设质量高、取得重大进展的项目每年重点扶持10%。(教务处牵头,组织人事处、学生工作部、合作服务处、质量管理处、各系部分工负责,2024630日前完成)

(三)实施“淬炼锻造”工程,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针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实践能力、教研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教材开发能力及技术研发能力进行淬炼锻造,实现教师六种能力的整体提升。改革职称评聘办法,实施竞聘上岗和全员聘任,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开展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设置“新手型教师→胜任型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专业群带头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大国工匠)”递进式教师淬炼锻造路径,实施教师分层发展标准化建设评价。

分层实施教师淬炼锻造。一是面向新手型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基础能力培训,优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指导带动新教师成长,实现“一年站稳讲台、三年初见成效、五年成为骨干”。二是面向胜任型教师,实施“六个一计划”,即精讲1门主干课程、指导一项创新创业/技能大赛项目、主持1项教研/科研课题、对接1个企业、联系1名兼职教师、掌握1项国际交流合作项目,着力培养教师的六种能力。三是面向骨干教师,实施“五个一计划”,即深度联系1个企业、下企业锻炼累计1年、参与校企共建1门课程或1个教学资源库、参与1个省级以上科研项目或横向课题、参与1个社会服务项目;引入企业技术工艺难题、技术改革、设备改造等项目,组织骨干教师以团队为单位,开发推广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全面提升骨干教师教育教学、技术应用实践、技术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四是面向专业(群)带头人,实施带头人专项培育,设立杰出带头人培养专项基金,实施“五个一计划”,即主持1个省级教改项目或获得1项省级成果奖、主持1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或主编1本正式出版教材、发表1篇核心期刊论文、主持1项省级以上科研项目或横向课题、牵头1个科技创新团队;灵活组建专项团队,校企联合开展高层次学术研究、教学改革、科技攻关、技术革新等项目,促进带头人在专业建设、产教融合、技术研发与社会服务等方面引领改革实践,提升专业带头人综合实力,扩大社会影响力。

全面推行岗位聘任制,坚持目标考核,因事设岗、因岗聘人,实施全员聘任。强化聘期目标考核,持续优化职称晋升办法,坚持业绩优先,完善适合学院各类人员特点的岗位管理制度,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退的管理机制,激发全员干事创业的活力。(教务处牵头,组织人事处、各系部分工负责,20231231日前完成)

(四)实施“专业筑峰”工程,提升学校办学层次

优化职业院校专业(群)发展水平考核指标体系,优化专业(群)办学条件与发展环境。要铸“高峰”——打造护理、机电一体化技术两个专业升格为职业教育本科专业;筑“高原”——医养健康专业群滚动进入国家高水平建设序列,精密智能制造、现代农业服务和网络安全技术专业群分批进入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对接地方特色优势产业,打造产教研良性互动、产校所优势互补的产业促进研究院。创新互兼互聘、双向流动、双向共享人才管理机制,实现教师教育教学、技术服务和科学研究能力重大突破。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展专业调研,明确重点打造的专业与专业群。深入剖析完善职业院校专业(群)发展水平考核指标体系,稳步开展专业(群)发展性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实现专业的动态优化调整。以全面推动精品在线开放课、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为抓手,持续开发高质量教育教学资源,对标《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用)》,建设高标准技术技能实践基地,不断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内涵与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能力。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区域龙头企业,成立以精准对接优势特色产业“技改、增效”为目标的“医养健康”产业促进研究院、“智能制造”产业促进研究院等,以产教研一体项目为载体,促进校、产、行、企多层次、多维度的产教一体、协同发展。创新师资队伍建设举措,通过学费代偿、配套安置费等有利措施,柔性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带动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持续提升。(教务处牵头,组织人事处、合作服务处、各系部分工负责,20241231日前完成)

(五)实施“课程重构”工程,建设聊职“课程超市”

落实国家教学标准,依据区域经济产业结构,重构课程体系;根据学生职业岗位需求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重构课程内容;运用智能化手段,创新课程形态,建设“课程超市”。建设期内,建成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3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10门,入选国家职业教育规划教材5部;建设并充实“课程超市”,课程数在1000门以上。

对接聊城产业,开展专业调研,调整课程模块,构建通识??椤⒆ㄒ等现??、专业核心???、发展模块等专业课程??樘逑怠=淌ψ呓笠狄幌?,依据真实的生产项目,梳理素质、知识和能力对应的??槟谌?,进行课程开发,形成教学项目,实施项目化教学;校企合作开发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编撰讲义或指导书,建设教材配套教学资源。开展思政示范课程、线上线下混合课程、在线开放课程等精品课程建设,形成展现形式多样、资源丰富、数量充足、时时供应的“课程超市”。建设网络学习空间,教师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备课、授课、学习指导等教学活动;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空间进行课程学习、在线测试、互动交流等学习活动?;诳纬陶锔钠教?,开展课程评价,建立课程开发、团队建设、教学资源建设、教学实施和教学效果等方面的课程诊改评价指标,完善课程建设的管理与运行流程,形成常态化的课程评价体系。(教务处牵头,各系部分工负责,20241231日前完成)

(六)实施“课堂固本”工程,打造职教金课

建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深化项目化、案例式课堂教学改革,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现场教学等教学手段,打造一批职教金课。

加强日常教学管理,建立课堂教学质量即时评价机制,进一步规范课堂教学活动。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对信息化教学手段的驾驭能力,打造网络金课,建设网络学习空间。专业核心课程全面实施项目化教学、案例教学改革,同步推进其他专业课程实施改革,参与改革的总门数不低于本专业总课程数的70%??垢咝Э翁么锉昊疃菇ǜ咝Э翁?,提高教师课程实施能力??顾底ㄒ?、说课程、教学文书比赛、教法沙龙等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菇鹂谓萄?,立项专项课题,组织教师进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研究,制定金课标准,共建设100门校级金课。(教务处牵头,质量管理处、各系部分工负责,20221231日前完成)

(七)实施“崇德尚学”工程,营造浓厚学风

落实《山东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92025年)》文件要求,创新校园活动内容,打造“人人是育人导师、时时是育人良机、处处是育人场所”的全场域育人环境,提升师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开展“最美系列”师生评选活动。通过选树“最美青年教师”、“最美大学生”等10大最美榜样,增强教职工爱岗敬业、教书育人荣誉感,提升学生勤敏好学、积极向上的自信心,营造浓厚的尊师重教氛围??埂笆橄懔闹啊毖Х缃ㄉ杌疃?。组织“青教赛”获奖教师、职教专家等骨干力量,围绕职业教育课程研发、教学改革、工匠精神、技能竞赛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学校每年举办学术报告会10场、校系两级每年举办学习沙龙100场次,形成“老师崇尚教学、学生乐于学习”的浓厚氛围。举办“青春聊职”微视频大赛。发挥抖音新媒体育人优势,围绕青年学生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亲历的事情或周边人的故事,拍摄制作主题鲜明、观点正确、生动活泼的微视频每年不少于1000个,以凡人小事反映时代主题,以真实经历触发时代共鸣。举办“青年思想”辩论大赛。以思政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交知识、流行文化、百科知识为主题,每年上半年举办校内各级辩论赛不少于100场,每年下半年举办驻聊院校校际辩论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举办“青春双创”创新创业大赛。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力争“挑战杯”入围国赛3项、“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赛实现金奖“0”的突破、黄炎培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取得省赛金奖3项,努力营造“教师人人指导项目,学生人人参与项目”的良好氛围,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举办“聊职青年说”能力提升系列比赛。依托学雷锋活动月、孔繁森精神月、宿舍文化节、社团活动节等主题活动,结合九一八、一二九等重要时间节点,通过演讲、征文、朗诵、读书、观影等有效形式,组织广大学生分享优秀读书心得每年不低于1000篇,撰写优秀读后感、观后感每年不低于10000篇,提升学生读写水平、厚植爱国情怀,实现全面发展。(学生工作部牵头,教务处、图书馆、各系部分工负责,20241231日前完成)

(八)实施“润心筑梦”工程,提升学生身心素质

持续深化高校共青团、学生会改革,在全体学生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实“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打造聊职特色“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培养政治过硬、作风优良、勇于担当、身心健康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加强“青马工程”理论学习。发挥学校“团?!钡挠嗽靥骞δ?,开展校系两级学生组织、团干部、团员和青年志愿者专题培训每年不低于80场,“青年大学习”参与率始终位列全省前10,打造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青年阵地”。

做实“青年榜样”志愿服务。发挥学校“聊城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载体作用,优化提升“1+4”青年志愿服务体系,壮大青年志愿服务队伍;校系两级组织文明创建、乡村振兴、扶弱助残、爱心公益、疫情防控、政务礼仪服务、暑期“三下乡”、“返家乡”等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每年不低于100次,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以“青鸟计划”促进就业能力提升。结合学校专业和学生发展特点,对接通识应用能力专家和相关专业人力资源专家,校系两级开展大学生社交礼仪、人际沟通和专业通识、计算机应用等求职能力提升培训不低于30场次,提升大学生就业技能。打造“阳光运动”体育特色项目。发扬聊职“女篮”精神,新成立篮球类竞技社团,丰富查拳协会等体育文化类社团,每年开展篮球联赛、足球联赛、体育运动嘉年华、运动会、健步走等特色体育项目,强健学生体魄??埂八募拘那纭碧厣睦砘疃R浴按翰ァ薄跋脑獭薄扒锘瘛薄岸亍蔽魈?,校系两级每年开展心理情景剧10场、心悦班级风采展示10次、心理素质拓展活动20次,鼓励学生自我探索,提升心理素质。实施“发挥榜样力量,讲好励志故事”资助育人行动。通过奖、助、补、免,做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精准资助,开展新生入学包、临时应急包、寒冬暖心包、毕业提升包4项专项资助,着力解决学生“急难愁盼”问题,温暖学生成长之路。(学生工作部牵头,教务处、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各系部分工负责,20241231日前完成)

(九)实施“提质增效”工程,提升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

“业绩导向”的目标管理全面落地,“复盘调度”的过程管理有序运转,“追求卓越”的诊改机制良性循环。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机制按期通过山东省教育厅复核,办学质量考核稳定在全省A档,数据治理水平持续提升。

建立“精细化”目标体系,统筹“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和年度目标,分解学校、部门和教师发展目标,建立责任到人、路线清晰、进度明确的“一页纸”。建立“精细化”管理机制,完善“质量运行复盘制度”,每月对目标体系运行情况进行反馈、分析和诊断,研制改进措施,形成质量复盘“一页纸”。组建“专门化”研究队伍,每月定期对学校办学质量考核提质培优项目、揭榜制项目进行研究、策划和培育,稳步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建立“一体化”绩效评价体系,以“十四五”规划、办学质量考核、提质培优项目等为指挥棒、以业绩和成果为主要观测点,建立目标与过程管理有效结合的年度绩效评价体系。试行部门分类评价、“突出贡献一票肯定”制度,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完善动力内生机制。实施“智慧化”数据治理行动,全面打通数据孤岛,优化诊改平台架构,完善校本数据平台;建立数据使用制度,试行服务部门月评价制度,推进随堂教学评价,实现项目管理智慧化、主要事项流程化、使用数据常态化。(质量管理处牵头,组织人事处、教务处、各系部分工负责,20221231日前完成)

(十)实施“提级再造”工程,持续提升保障能力

在改善教学环境、提升实训基地内涵建设、优化教学服务流程上实现提级再造,营造高标准、智能化、便利型学习环境,实现服务专业筑峰。建设期内,完成新校区普通教室、智慧教室、合堂教室的建成使用,完成老校区教室的升级改造;推进教学资源建设,打造智慧化教学空间、学习空间。

打造“智慧教学空间”。投入1800万元建设新校区智慧教学空间,将新校区41个普通教室、11个合堂教室建成简易智慧教室,高标准建设3个智慧教室;投入1000万元同步推进老校区智慧教学空间升级,让老校区15个合堂教室满足录播需求,对80个普通教室进行升级改造,实现新老校区教学管理平台的对接,整体改善教学硬件环境。实现“实训提级”,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引入优势企业建设“校中厂”,提升实训室教学保障能力。依托聊城市智能(仿真)综合性公共实训基地设在我校的便利条件,建成智能制造实训中心、工业物联网研发中心、智能商贸物流服务中心、大数据分析与挖掘实训中心、虚拟现实科技研发培训中心、电子商务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智慧农业实训中心、公共卫生人才规范化培训培养中心(全民公共卫生科普教育中心)等八大实训中心,实现实训基地与现有实训室互相配合、错位发展,改善实践教学条件。顺应“互联网+”形势,采用虚拟现实等技术建设医养健康、智能制造、农产品加工等虚拟工厂。实现“大数据再造”,基于Web技术、5G+VR技术高标准建设与网络教学管理平台对接的智慧教室、与企业生产实景实时链接的全息教室、与生产过程高度仿真的虚拟实验室。升级校园智能识别系统,实现课堂无感考勤,开发建设以AI、大数据为基础的智慧学情分析系统,绘制学生课程学习画像,为任课教师提供精细化、个性化教学指导建议。融合人脸识别、随机验证等防作弊技术手段,建设智能化标准考场,开展无值守上机考试??剐畔⒒萄ёㄌ馀嘌?,实现专任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100%过关。(教务处牵头,后勤处、宣传部、信息技术中心、各系部分工负责,20241231日前完成)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三年攻坚行动由教育教学改革创新领导小组集中统一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实施工作的组织协调。各单位成立实施工作小组,结合本单位实际,将实施方案细化到工作实处。

(二)实施保障

实施挂图作战,建立工作责任制。各单位对方案提出的项目任务进行分解,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对重点任务制订时间表、路线图、进度条。

(三)监督落实

建立健全监督落实机制,通过定期督查和不定期抽查,对实施情况实行全过程动态监控评估。

(四)考核机制

建立考核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领导小组定期对建设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和督导。加大奖惩力度,确?!笆蠊こ獭卑雌谕瓿?,达到预期效果。

 

附件: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三年攻坚行动

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附件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三年攻坚行动

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长:靳凤莲 徐龙海

副组长:赵存吉 吕学德 许广元 刘雪巍

徐洪祥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于西昌 王方涛 孔祥云

曲江波 孙华祥 李学锋 辛显义

范保兴 岳宗辉 郭玉娟 曹庆景 崔爱民

葛序风

领导小组下设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工作专班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党委副书记赵存吉担任,成员为孙华祥、曲江波、崔爱民、辛显义、王方涛、郭立栋、刘殿红、张延栋。

 

信息公开受理

受理部门:学院办公室
办公地址:山东省聊城市花园北路133号办公楼407
联系电话:0635-8334969
传真号码:0635-8322030
E-mail:  lczyjsxybgs@lc.shandong.cn

监督投诉受理

监督投诉受理:纪委办公室
办公地址:山东省聊城市花园北路133号办公楼506
联系电话:0635-8375062
E-mail: Lczyjsxyjw@lc.shandong.cn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聊城市花园北路133号     邮编:252000